陜西日報一座“原”的聚變

發布時間:2023-05-17 來源:陜西日報 作者:張梅
分享到: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走在前列”“邁出更大步伐”的指示要求,2021年開始,陜西舉全省之力推進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積極探索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陜西路徑。

兩年來,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為主引擎,陜西實現了政策模式、研發模式、催化模式、服務模式、人才模式、示范模式全面升級,重塑科創體系、蝶變科創生態,推動全省創新驅動由“勢”向“能”加快邁進。

看政策

●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為總綱,陜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臺人才培養、成果轉化、企業培育、高新區建設、產業鏈發展等政策文件,省級部門制定配套政策80余項,形成了全社會協同的“1+N”政策體系。

●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短板弱項,陜西推出了一批“特事特辦”“一網通辦”“授權放權”舉措,探索形成了“科學家+工程師”校企協同創新、“校招共用”引才用才、研發投入增量獎補、跨區域“飛地”孵化等新模式新機制,其中聚焦科技成果轉化難題,先后出臺了《陜西省深化全面改革試驗 推廣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經驗實施方案》《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十條措施》,持續激發高??萍既藛T創新創業活力。

讀數據

●全省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綜合創新水平指數、科技活動產出指數分列全國第7、第9、第4位。

●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年均增長超過40%,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增長超過30%。

●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3%和9.8%。

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的鉆探裝備乘著中歐班列走向“一帶一路”國家。

“正是有了‘秦創原’以及‘三項改革’相關政策,我們的成果才能順利走出實驗室,走向更廣闊的市場?!蔽靼怖砉ご髮W教授張延超表示。

如今,陜西有很多像張延超這樣的科研人員,帶著課題和成果,通過秦創原奔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

圍繞加快把創新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陜西加快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聚變出越來越多的科創項目、科創企業、科創產業,成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改革“點火” 催化成果落地

“三項改革”徹底盤活了西北工業大學的科技資源。

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啟動以來,該校將231項知識產權評估作價3.5億元,新增34家成果轉化參股企業,吸引社會資本11.9億元;與企業共建30余支“科學家+工程師”隊伍、19家“四主體一聯合”校企聯合研究中心。2022年,學校作價投資金額實現翻一番,新增企業數量超過“十三五”時期總和;以“技術+現金”入股方式組建企業20余家;“三項改革”廳校專項支持的16家企業中,已有9家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陜西是科教資源大省,聚集了10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機構、包括70余名兩院院士在內的200多萬名專業技術人才,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2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00余家。

把這些資源充分挖掘好、利用好、滋養好,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創新成果和產業發展緊密對接,努力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走在前列,正是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的使命。

如果把科技創新比作發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點火器。聚焦科技成果轉化中“不敢轉”“不愿轉”“缺錢轉”難題,力促“轉成功”“轉得好”,陜西不斷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開展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橫向科研項目結余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試點,著力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機制障礙。

改革的政策紅利讓科教資源潛力不斷釋放:75家試點高校院所中,38383項科技成果已單列管理,3449項成果正在實施轉化,其中232個項目已經成立公司、開張運營;184名科研人員及科研管理人員憑借科技成果轉化貢獻晉升了職稱;53個項目利用橫向結余經費1795萬元出資科技成果轉化公司……

5月9日,全省高校院所“三項改革”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集中路演陜西省科學院專場活動在秦創原路演中心舉辦。去年以來,“三項改革”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集中路演常態化開展,產業、科技、資本、金融通過路演平臺對接融合。

西安石油大學引進人才李飛教授,參加“三項改革”專場路演后,得到春種基金100萬元融資支持,在秦創原總窗口創辦企業,產品已推廣至四川某油氣井應用。

“我們將堅持邊探索、邊總結、邊提升,發揮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牽引作用,進一步暢通科技成果轉化路徑,持續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我們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三項改革’小切口大突破的示范帶動效應會更加明顯,將更好支撐我省創新驅動發展走在前列、邁出更大步伐?!笔】萍紡d副廳長王軍表示。

“兩鏈”融合 集聚科創力量

“我們的鉆探裝備,乘著中歐專列,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一帶一路’!”陜西太合智能鉆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合智能”)創始人王義紅自豪地說。

得益于秦創原的政策支持以及長期的自主創新,該企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先后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陜西省瞪羚企業、陜西省上市后備企業。

“今年我們的營業收入將比去年翻一番還多,預計超過10億元。目前,我們已經申請了70多項專利,而且以每年20項左右遞增,是國內定向鉆裝備領域技術最強、規模最大、新產品推出最多的民營企業?!蓖趿x紅介紹。

科創企業的數量和質量是檢驗秦創原建設成果最直接的標準。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中,陜西圍繞24條重點產業鏈,組建創新聯合體、共性技術研發平臺等創新平臺137個,聚焦260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清單集中開展攻關,實施科技企業“登高、升規、晉位、上市”四大工程,推動科技型企業培育實現量質雙升。

截至2022年底,陜西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1.59萬家、高新技術企業1.22萬家、瞪羚企業432家,年增幅均超過40%??苿摪迳鲜衅髽I14家,數量居西部前列。

針對科技資源富集而產業發展不強的現實,陜西把推動“兩鏈”深度融合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中之重。

2021年6月,陜西首批揭榜掛帥課題榜單發布,面向全國公開征集解決方案和承擔單位。目前,省科技廳已發布多批“兩鏈”融合重點專項揭榜掛帥項目榜單,“發榜者”即技術需求方均為創新型領軍企業??蒲袌F隊直接面向企業、進駐企業開展科研,使得研發模式全面升級。

聚焦“四個面向”加強有組織的科研,讓科技攻關奔著最緊急、最緊迫的問題去,陜西組建17個龍頭企業牽頭的創新聯合體,部署實施12個“兩鏈”融合重點專項、15個企業聯合專項和118個“卡脖子”補短板關鍵核心技術推廣項目,面向全國發布55個“揭榜掛帥”課題。

多種模式架起了研發和市場之間的橋梁,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隆基綠能光伏電池轉換效率連續刷新世界紀錄、奕斯偉半導體硅材料填補國內空白、西安交通大學攻克了硅熱法工業化量產高品質原鎂難題……

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帶動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陜西單晶硅片、重卡變速器產量全球第一,鈦材加工量全球第2,半導體產業規模居全國第4位,光伏產業年產值超千億元,新能源汽車產量占到全國14.1%。

服務升級 涵養創新“雨林”

20230517452575.jpg

西安達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業機器人生產線。

這段時間,西安達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達升科技”)正在為引入新的“合伙人”作準備。今年4月,該企業與比亞迪簽訂了工業機器人生產線的建設協議,急需資金、廠房從而擴大生產。

“我們也面臨著諸多不擅長但又不得不面對的事務,希望通過出讓部分股權,引入秦創原專業高效的科創服務?!边_升科技總經理趙江民表示。

肖林栩是秦創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企業經紀人,達升科技正是他服務對接的企業?!捌髽I的需求和痛點就是我們的發力點,‘合伙人’計劃通過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服務,深度賦能企業運營,從而實現與企業肩并肩、共成長?!毙ち骤蚪榻B,針對達升科技的需求,他正在積極為其對接融資機構,聯系產業園區。

以服務換股權的“合伙人”模式,是秦創原科創服務不斷升級的一個縮影。

科創服務還在不斷走深?!霸诎l展的關鍵時期,我們遇到了秦創原!”王義紅說。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啟動以來,太合智能不僅獲得了融資和免租廠房,還獲批了省級研發課題。同時,秦創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還將與其共建智能設備共性研發平臺,實現研發資源的共創共享。

“我們希望通過科技投資及服務,真正扶持一批面向市場、具有核心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并通過產業需求聚集一批產業鏈上下游先進企業和高端人才,建立產業鏈創新生態?!毙ち骤蛘f。

在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中,陜西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有機結合,以“一中心一平臺一公司”為骨干,積極打造從研發到孵化再到產業化的全聚合科創服務系統,讓科技成果轉化得到了全鏈條、高效率的支持。

在孵化載體擴容增效方面,陜西建設5個立體聯動“孵化器”和8個成果轉化“加速器”,新建17個國家級雙創載體、8個省級大學科技園和94個孵化載體。在深化拓展金融服務方面,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帶動設立27支280億元的種子、天使、創投、產投、并購基金;全省16家金融機構74款產品上線秦創原;政府性融資擔保服務新增貸款43.26億元。

“我們將加快構建秦創原建設‘一總多區多平臺’的發展格局,支持各地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秦創原建設先行區和示范區,把秦創原創新服務能力更好輻射到市縣、園區、院所、企業,推動全域協同發展?!蓖踯姳硎?。


一色屋精品亚洲香蕉网站_欧美肥婆XXXXBBBB视频_a级全黄试看30分钟国产_国产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